新药药理研究中心采用改良MCAO模型进行大鼠脑缺血—再灌研究
2020-05-22 17:12:23
近日,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新药药理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MCAO模型成功率大大提高,从70%提高到95%左右,并用改良后的MCAO模型进行了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发生机制及药物筛选的研究。
MCAO大鼠模型是研究脑缺血性疾病的经典动物模型,此模型是从颈外动脉插线进入颈内动脉栓塞大脑中动脉,但存在手术分离难度大,易出血、损伤迷走神经,术后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模型成功率不高。药理研究中心科研团队经过多次探索研究,对该模型制备过程进行了改良,手术仅分离颈总动脉,从颈总动脉插线制备MCAO模型,缺血区由Willis环再灌,成功制备MCAO/R模型,且脑缺血程度的个体间变异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药理中心将改良后的MCAO模型形成了SOP,并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推广,目前已有4名技术人员可熟练制备此模型,将MCAO模型制备标准化和流程化。
近年来,新药药理研究中心将心脑血管药理学研究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打造专业特色,构建了一系列技术体系,特别是针对脑血管模型制备技术操作的不足,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本次MCAO模型的改良,加上之前我中心已建立的犬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一步完善了脑缺血药物药效学评价技术体系,提高了评价技术水平,可为广大脑血管药物研发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模型制备和药效评价服务。
(撰稿/摄影:何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