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3个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4-13 16:59:50
2020年4月9日,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委托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药科院完成的“过山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微量成分识别获取关键技术与应用”、“溴芬酸钠滴眼液的研究与开发”及“手性药物药代动力学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3个科研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来自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药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岱州、副院长段崇刚、刘飞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及技术报告,并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3个项目选题科学、设计合理,创新性突出,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经专家集体评议,“过山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微量成分识别获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首次发现新型结构的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建立了新的提取物制备工艺,解决了后续萃取过程中因杂质含量较高带来的乳化问题,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建议对发现的先导化合物开展进一步的活性研究。“溴芬酸钠滴眼液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简化了原料工艺合成路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制剂工艺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可靠,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议提高溴芬酸钠滴眼液的生产批量,为更多的患者提供用药需求。“手性药物药代动力学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项目率先建立了手性原形药与多个代谢物的立体异构体药代动力学评价技术体系,技术先进,公共服务能力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强分离检测技术的创新,实现更加方便快捷的检测手段。
通过对成果的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的评价,为药科院加强科技成果管理、推动成果信息资源共享、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现科技成果价值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撰稿:庄婕)